第七八回合并 朝阳城玄机领三军 迷雾城军师初用兵

袁小邪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千千小说网 www.qqxs.in,最快更新神州封魔录最新章节!

    第七回,朝阳城玄机领三军,迷雾城军师初用兵

    上回说到刘墉亲请张丹枫,张丹枫推辞不去,再举贤明。

    刘墉道,“究是何人?能得先生举荐。”

    张丹枫道,“此人乃吾之义弟,名号韬略玄机,此人胸怀王佐之才,晓阴阳变化,知将帅之机,若得相助,定能外御敌寇,内抚黎民。”

    “此人既有如此大才,为何不入朝为官,为国效力?”刘墉问。

    张丹枫笑道,“宰辅有所不知,我这义弟,出身玄门,不喜世俗之礼,又自负才学无二,心高气傲,不愿居于人下,是以不愿入朝,如今便于慈光山紫竹林隐居,君可往求之。”

    “若此人果有大才,我纵将宰相之位让之何妨?多谢先生指点。”刘墉拜谢张丹枫,便赶往紫竹林,欲寻韬略玄机。

    刘墉赶至慈光山紫竹林,见一紫袍秀士,手持香斗,清俊高雅,抚琴而歌,歌曰:

    “著书三年倦写字,如今翻书不识志。

    若知卷书毁前程,无如渔樵未知时。”

    刘墉闻言,知是韬略玄机,忙上前拜见,尽述来意。

    玄机闻言,“好个张丹枫,人去求你,你却拖我出来受累。”又道,“我本山野村夫,怎堪此等大任?”

    刘墉道,“先生请勿推辞,我知先生大才,今翻天下遭难,百姓受苦,先生岂忍视之?若先生出山,我愿让出宰辅之位。”言毕,便拜于地上。

    玄机见状大惊,忙扶起刘墉,“宰辅言重了,也罢,我便随你出山。”玄机遂收拾东西,携童子随刘墉出山。

    刘墉大喜,遂引玄机至朝阳城朝见天子北辰隐凰。

    北辰隐凰见到玄机,但见其身长八尺,唇若涂脂,紫袍华衣,气态优雅,知是能人,心欲考之,遂问,“敢问先生何为智者?”

    “大其心,容天下之物;虚其心,受天下之善;平其心,论天下之事;潜其心,观天下之理;定其心,应天下之变;能谋一善之地而不倒者,方为至智。”玄机道。

    “何为将帅之道?”隐凰复问。

    “将帅之道,必与士卒同滋味,共安危,使全军同心一意,誓死效命。军井未达,将不言渴;军幕未办,将不言倦;军灶未炊,将不言饥。冬不服裘,夏不操扇,雨不张盖,是为将礼。”玄机答道。

    “再问先生,用兵之道为何?”隐凰道。

    “兵有四机,一曰气,二曰地,三曰事,四曰力。

    三军之众,百万之师,张设轻重在于将帅一人,此乃气机。

    路狭道险,名山大塞,十夫所守,千夫不过,此为地机。

    事机是指善行间谍,轻骑扰敌,分散其兵力,使敌军上下不和。

    而力机则是指,战备结实,士习战阵,马熟驰逐,让兵力得以完全发挥。”玄机对答如流。

    隐凰闻言,忙起身下殿,复请玄机上座。“怠慢先生,请勿怪罪,今南蛮入侵,先生可有良策?”

    玄机起身,言道,“退敌之策我已算定,若陛下肯付兵权,必能退敌。”

    隐凰踌躇不决,心似有所疑,忙目视刘墉。

    刘墉见状,忙道,“陛下,玄机先生大才,岂能等闲视之,老臣愿保举先生总领三军,以退南蛮。”

    隐凰闻言,心中底定,道,“既如此,便交予先生三军虎符,以统率大军,亲往退敌。”

    玄机闻言,仍不受虎符。刘墉大惊,忙问,“先生何意?”

    玄机叹道,“陛下隆恩,我自当竭力以报,然我为帅,恐众军官不服,难以服众。敢请陛下赐下一物,以震三军。”

    隐凰闻言,道,“着刘墉陪先生同去,再取我之配剑交于先生,如朕亲临,违命者斩。”

    玄机闻言,拜授虎符配剑。

    玄机与刘墉赶往迷雾城,行至中途,玄机道,“待到迷雾城,玄机若有不合理之处事,请大人切勿阻拦。”刘墉道,“大帅行兵,我自不拦。”玄机笑而不语。

    玄机与刘墉行至迷雾城,至军机大帐,传众军官至大帐议事。众军官至,见玄机华服儒生,心皆不服,是以轻之。

    玄机见众人皆至,便道,“众人皆至,本帅便先点卯。”众军官无一缺席,唯独少了主帅诸葛瞻,玄机大怒,问道,“诸葛瞻何在?”

    一人出班答道,“大帅年迈,今又身体不适,是以未来?”此人正是右路大将高升泰。

    “大胆,那诸葛瞻是大帅,我又是何人?你敢轻视于我,来人,拖出斩首,悬于午门,以儆效尤,看何人还敢不敬本帅。”玄机怒道。

    刘墉闻言大惊,不知玄机何意,忙道,“且慢,如今乃用人之际,而高升泰素有战功,此番虽冲撞大帅,念其初犯,请大帅留情,让其戴罪立功。”其余众军官尽皆求情。

    玄机见状,道,“虽死罪可免,然活罪难逃,打一百军棍,抬来见我,若有留情,定斩不饶。”

    “来人呐,去把诸葛瞻传来,如其不便,给我抬来。”玄机又道。

    不一刻,正我便被抬至大帐。玄机饮酒,不看其一眼,道,“见了本帅,因何不拜?”

    诸葛瞻见其如此轻慢自己,大怒,“黄口书生,怎堪大任?陛下以此人为帅,刘丞相怎不佳拦阻?此番国家危矣!”玄机手持香斗,闻嗅其香,笑道,“我闻老将军善于用兵,摆八门金锁而被破。又知诡计,夜袭敌营而被围,险被俘虏。此即老将军之晓畅军事?若如此,玄机不知也罢。”

    诸葛瞻闻言,一口气未至,竟晕厥过去。玄机又道,“将诸葛匹夫抬出,沿寨游行三圈,令众军观之。”诸将皆敢怒而不敢言。

    再言高升泰受一百军棍,被抬至大帐。玄机视之,问,“你今可服?”高升泰不言,唯怒目而视。玄机笑道,“忙了甚久,尚未进食,传酒菜歌女,我与宰辅饮酒观舞。高升泰留下,其余众人退下。”

    众军官皆忿忿不平,以为玄机欲辱高升泰,然又无可奈何,尽皆离去,唯私下言语,“此人可恶,战事将起,却饮酒作乐,兵权交于此人之手,此番必败,国家危矣!”尽皆叹息。

    且说众军退后,刘墉不解,欲问玄机。玄机以目示意,举手而拦,“来来来,刘宰辅,你我今日,饮酒观舞,不谈军事,不谈军事。”刘墉无言,闷闷不乐,不知玄机为何如此。

    酒至傍晚,玄机忽道,“高升泰何在?”高升泰大惊,不知何故,道:“末将在。”

    “将军可能再战?”玄机道。

    “虽遭军棍,然为国效力,万死不辞。”高升泰道。

    “好,今夜南蛮必来夜袭,我命你引五万军马,悄悄出城,埋伏于三十里外,待其兵败,再掩军杀之,此大功一件。”玄机道。

    高升泰虽不信,亦无可奈何,受令而去。

    “传诸军官来大帐听令。”玄机道。

    诸军官至,玄机一一分布,命诸将依令而行。

    玄机自与刘墉饮酒不言。

    正是求贤为帅紫竹林,玄机用兵迷雾城。

    究竟南蛮军是否夜袭?玄机布计又是为何?请继续欣赏!

    第八回,善阐侯兵败迷雾城,玄机子夜探血雾山

    上回说到韬略玄机领帅印,至迷雾城拒敌。

    再说南蛮军,大帅杨康与军师善阐侯于寨中议事。

    杨康道:“前日军师大败诸葛匹夫,夺得镇南关,真乃奇功一件。然诸葛匹夫退守迷雾城,拒不出战,军师可有良策取之?“

    善阐侯道:“大帅莫急,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,我已遣斥候影无踪前去刺探军情,待其归来,再做打算。”

    不一日,影无踪刺探军情归来。善阐侯问道;“你此番前去,可曾探得什么消息?诸葛匹夫有何动静?”

    影无踪回答:“禀大帅军师,诸葛匹夫重病卧床,主帅换为韬略玄机,乃自朝阳城而来,乃一白面书生,今日初至,便饮酒作乐,依属下看来,此人无甚能为,迷雾城不日即可被破。”

    善阐侯大喜,忙问:“你且详细道来,待我详察之.”

    影无踪遂将玄机如何耍威风,如何杖打高升泰,又是如何羞辱诸葛瞻一一道来,并尽言北辰军将士不满,军心浮动,敢怒而不敢言。

    善阐侯闻言大喜,道:“大帅,此番迷雾城唾手可得矣!”杨康忙问:“军师有何妙计取之?”

    “今诸葛正我病重,更换主帅,临阵换将,乃兵家大忌,况韬略玄机此人初至,威信不足,更添饮酒为乐,定不能服众,诸葛匹夫与高升泰在军中素有名声,被人敬仰,今番受辱,兵士必然寒心,军心浮动,此即取城之时机也,只需今夜率大军攻城,必获全胜,取下迷雾城。”善阐侯道。

    杨康闻言大喜,道:“传令各军官前来议事,皆听军师之令。”

    众军官行至大帐,见过杨帅和善阐侯。善阐侯行令道:“左先锋王猛何在?”

    “末将在。”王猛出班接令。

    “我命你今夜三更十分,率十万大军开路,杀往迷雾城,逢山开道,遇水架桥,你可能做到?”善阐侯道。

    “定不辱使命。”王猛道。

    “烦请大帅率大军三十万以为主力,攻城略地,径取迷雾城。”善阐侯道。

    “哈哈.......本帅今夜定拿下迷雾城,生擒诸葛匹夫,以振军威。”杨康笑道。

    “右先锋秦良,我命你率十万大军,以为后应,以防意外。”善阐侯道。

    “末将得令。”秦良道。

    “众人且下去准备,我在此地摆下庆功宴,待诸位凯旋。”善阐侯笑道。

    再言迷雾城玄机一一布计完毕,与刘墉帐中饮酒。刘墉不解其意,问道:“先生这是何意?”玄机笑道:“相爷勿急。稍后便知。”

    三更十分,忽闻鼓声震天,喊杀声不断,刘墉大惊,玄机笑道:“相爷且随我至城楼破敌。”

    南蛮军先锋王猛率军而至,夜袭迷雾城。待行至城下,忽四面火起,箭如雨下,王猛大惊,忙招呼众军往左退去。忽一彪军杀出,为首大将乃林远山,“贼人休走,吃我一枪。“王蒙见状,不敢迎敌,又令大军右退,又一彪军杀出,为首大将乃关山聆,”你已中我家大帅之计,休走!“王猛大惊,知无退路,奋力死战,欲待杨康大军前来。

    再言杨康率军行至中途,忽闻:”报,先锋王猛行至迷雾城,中敌之计,形势危急,请大帅速速救援。“杨康大惊,忙令:“众军加快前进,火速支援。“言毕,方欲行军,又传一生,“报,北辰军不知何处兵马,杀往镇南关,军师已令秦将军回援,然敌军势众,恐镇南关有失,速请大帅搬军回援。”杨康知镇南关不容有失,忙止兵马,着令回援。

    行至二里,忽听锣鼓震天,一彪军掩杀而出,为守大将乃高升泰。杨康虽大军众多,然心忧镇南关,不敢恋战,忙令西门庆断后,自带大军回援镇南关。且说大军回至镇南关,已不见敌人军踪。

    再言王猛十万大军被困,又不见援军,军心涣散,只逃得四五千人,大将王猛力竭战死。

    杨康回城,令影无踪查王猛军情,复入大帐与善阐侯商议。不一刻,影无踪回,痛曰:”王将军战死,十万大军只逃得四五千人,其余尽皆战死。“杨康闻言大怒,”竖子安敢欺我!我必领大军灭之。“言毕欲率大军再攻迷雾城,善阐侯忙止之顿首道:“此番轻敌,误中敌人之计,今番大败,我之过也。大帅不可妄动,韬略玄机必是能人,若前去恐中其计,且收典残兵,从长计议。”杨康闻言,道,”依军师之见奈何?“善阐侯道,”敌军新胜,士气正盛,先避其锋芒,择日再战。“杨康只得如此。

    再言玄机与刘墉城楼观战。但见敌人入围,尽被歼灭,刘墉见状大惊道:”先生真乃神人也,果有鬼神莫测之机!“

    高升泰,林远山等将搬师回城,见到玄机,倒头便拜,“先生真有鬼神莫测之机,前翻先生所为,我等不知是计,轻视先生,请先生降罪。”玄机笑道:“我已摆好庆功宴,静待诸将。”席中诸将尽夸玄机用兵如神。诸葛正我亦深感忏愧,伏地道,“日前不知先生大才,辱骂先生,我之过也。”玄机忙起身扶起,“老将军切莫如此,若无老将军,敌人怎能中计?此战非我一人之功,全赖老将军与诸将耳!”言罢大笑,诸将亦皆大笑。

    后有诗赞道,迷雾城中初用计,镇南关内南蛮惊。

    次日军士打扫战场,但见死去军士皆全身干枯,血气全无,忙报与玄机。玄机闻言大惊,亲率诸将前往视之,但见战场邪气纷纷,尽是枯尸,诡异非常。“究竟是何妖人在此作乱?尚需详查,然此事需暗中查探,不可泄露,以免影响军心。”玄机思毕,对众将道,“敌军中定有妖人作怪,此番不得妄动,待查明原因再作打算。此地枯尸,尽皆焚之,以免瘟疫滋生。”玄机回营遣退众人,心思:“此等邪事,究是何人所为?今方战乱,又出妖邪,昨日我夜观天象,贪狼破军星聚会,天下将乱矣。曾闻血雾山诡异非常,异端或藏于此处,今夜当探之。”

    入夜,玄机言力乏,早些休息,随后一人悄出迷雾城,径往血雾山,欲探查其中玄机。血雾山自嗜血秘录下册出世后,血雾渐朝深处汇聚,玄机行至血雾山,见血气涌动,如有生命,皱眉道,”怎得此地如此邪异,深处定有玄机。“玄机行至深处,见前方血气大盛,诡异红光散发而出,玄机不敢妄进,忙运玄功,护住周身,隐蔽气息,缓步向前,但见一血泉沸腾,周遭血气尽纳于血泉之中。忽然,一道血光自血泉而出,袭向玄机,玄机见状,指运玄功,一指尽破血光。

    ”桀桀......“一阵怪声自血泉传出,一道红影出现了,但见其全身散发诡异红光,面目全无,只有人形,似是血液凝固成型。”既然来了,还想离开?不如留下做老祖的养料吧!“血人怪声言道。

    玄机不敢大意,谨慎以待,道:”你是何妖邪?今日城外枯尸可是你所为?“

    “桀桀......那些都做了老祖的养料了。”血人怪笑道。

    “妖人乱世,今日岂能留你?”玄机言毕,起手攻向血人。

    血人身形不动,硬抗玄机之招,数招过后,两人心中各有底数。血光划开之际,玄机看准血人回身之刻,指力直刺背门,瞬间穿透血人。血人被指力所中,伤口处瞬间凝结,恢复如初。

    “桀桀.....你杀不死我,纳命来吧。”血人怪笑。

    玄机见状大惊,然攻势不改,心下细思对策。

    血人回身应招,忽转剧烈攻势,玄机身形瞬动、稍退数步,初展绝招,点分两极,两道玄气同时发出,玄气击中血人,血人如先前一般,毫无损伤。玄机抽身而退,心思:“此魔一般武学似难以对其造成伤害,唯有设法困住,再寻良策。”主意打定,玄机尽纳全身功力,凝物冻气、虚无归一,百气寒霜指,犀利的指气、凌烈的气氛,宛若长蛇舞动的指气挟带雄浑的寒气,迅雷不及掩耳袭向血人了,血人触不及防,身形逐渐冰冻,玄机看准机会,抽身而退了。

    不一刻,血人便已复原如初,“桀桀.....想不到此人竟有此能力,看来老祖封印一事需抓紧进行,以免再出意外。”随即再次遁入血泉之中。

    玄机甫出血雾山,心道,“此魔诡异,不知是何来历,今番我有军务缠身,难以细查,且一寻张丹枫,将此事交付与他,让其也奔波一阵”,便星夜赶往翠环山,欲寻张丹枫。

    正是两国交锋战事起,又出妖魔乱人间。

    究竟两国交战如何?血人又是何妖?血人口中老祖又是何人?又将引出何等故事?韬略玄机欲寻张丹枫又为何事?紧张紧张,神州封魔,至此终于步入高潮了。欲知后事如何,请继续欣赏!